大有



       



乾上離下

大有:元亨。


《彖》曰:
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
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象》曰: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從有字初文談大有卦義

文/古陽齋主


      當朋友送你一款IPHONE 6 手機時,你很高興擁有了一支時髦手機。過了幾天,你生日的時候,爸爸又買了一台最新款的 IPAD Air2 給你,你又有了一台讓人羨慕的多功能平板電腦。你好幸福啊!有溫暖的房子住,又有學校讀書,又有零用金可以花,又有好朋友陪你玩,最重要的,還有愛你的父母照顧你。有,又有,又有,又‧‧‧‧‧有。這麼多「有」,好富足啊!「有」這個字眼,對大家來說,都是一個好字眼。過年貼春聯:「向陽門第春先到,積善人家慶有餘」。最好「年年有餘,時時有錢。」「有」和「又」是孿生子。「有」了一樣,就盼望「又」有另一樣,繼續「又有」,那就豐富有餘了。過去農村社會,家家戶戶最喜歡多子多孫,有了一個兒子,又盼再有一對雙胞胎。子孫滿堂,也就熱鬧有餘了。從正面的意義來說,「有」是個幸福字眼。當然了,「有」作為一個動詞,如果受詞是個不好的字眼,那就千萬不要「又有」。相信大家也都希望「有」的後面,都接著一連串的喜慶事兒。「有」大多時候用作動詞,代表獲得、持用、存取的意思。但「有」也可以作為名詞使用,代表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本質。多用於哲學領域,如「有無相生」、「談空說有」之類。

      「有」這個字,如果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絕對是個正面字眼,而且有段時期,還頗為神聖呢!。從出土的甲骨卜辭得知,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250 - 1192),王室常常要定期舉行「ㄓ祭」,以牛羊和酒食等牲醴來獻祭祖先,祈求祖先保祐家國永享安康。「ㄓ」就是「有」的初文。例如卜辭:「己亥卜,賓:ㄓ於上甲五牛」,「壬申卜,貞:ㄓ於東母西母,若。」「ㄓ」的長相很像艸或牛的甲骨文。我個人推測,可能是擺設供品的架子,也或許是掛著肉條的三叉架子(存屬臆測,僅供參考)。商代中晚期以後,「ㄓ」字與「又」字通用,最後「ㄓ」消失不用了。直到民國時代,「ㄓ」變成了漢字的注音符號之一。甲骨文「又」字,很像一隻手伸出去。想像一下,這隻手伸出去,作什麼呢?是去取一塊肉呢?還是把肉掛在架子上。如果是祭祀祖先的「ㄓ祭」,有可能是是伸手取一塊肉,然後獻祭給祖先。因為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勸請祖先享用「牲醴」(這兩個字表示祭祀用的牲口和甜酒,是隋唐時的古語;台語的日常口語還在使用。),所以引申為「再次」的意思,作為連接詞使用。例如:「…壬申允狩,擒获兕六,豕十ㄓ六,兔百ㄓ九十ㄓ九。」,「二旬ㄓ一日」,「十犬又五犬,卯牛一」,「乙卯卜行貞,王賓祖乙勺伐羌十又五」。到了周朝的金文時期,「ㄓ」字消失,「又」字和「有」字常相互假借通用。金文「有」字的形象,是一隻手伸出去,拿了一塊肉。這樣的形象,很可能是在描繪「ㄓ祭」時勸饗的動作。古人吃一塊肉,大概不容易,有肉在手,就擁有了幸福吧!「有」字在周朝時,已經作為「擁有」和「再有」的含意。甚至成了官職的名稱 -「有司」。為了和「有」的普通用法有所區別,當周公仿效前朝的殷人治禮作樂,祭祀祖先行「ㄓ祭」之禮時,特稱為「侑祭」。《周禮‧天官冢宰》:「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罋。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樂侑食。膳夫授祭,品嘗食,王乃食。」「侑祭」就是「勸進祖先用饗」的祭儀。從《周禮》的記述,我們了解,勸祖先進饗時,要一邊演奏音樂,一邊作授祭的動作。詩經《小雅‧楚茨》,以文學藝術的手法描繪了「侑祭」的生動場面。這首詩篇共有六章,每章十二句,結構嚴謹,既有莊嚴和煦的場景,又洋溢著家族歡慶的熱烈氣氛。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為?我蓺黍稷。
我黍與與,我稷翼翼。我倉既盈,我庾維億。
以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濟濟蹌蹌,絜爾牛羊,以往烝嘗。
或剝或亨,或肆或將,祝祭於祊。
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饗。
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執爨踖踖,為俎孔碩,或燔或炙。
君婦莫莫,為豆孔庶,為賓為客。
獻醻交錯,禮儀卒度,笑語卒獲。
神保是格,報以介福,萬壽攸酢。

我孔熯矣,式禮莫愆。工祝致告,徂賚孝孫。
苾芬孝祀,神嗜飲食。卜爾百福,如幾如式。
既齊既稷,既匡既勑。永錫爾極,時萬時億。

禮儀既備,鍾鼓既戒。孝孫徂位,工祝致告。
神具醉止,皇尸載起。鼓鍾送尸,神保聿歸。
諸宰君婦,廢徹不遲。諸父兄弟,備言燕私。

樂具入奏,以綏後祿。爾殽既將,莫怨具慶。
既醉既飽,小大稽首。神嗜飲食,使君壽考。
孔惠孔時,維其盡之。子子孫孫,勿替引之。


       易經是一部奇妙的古代典籍,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在世時就已經被認為是古之聖典。孔子常廢寢忘食地研讀易經,甚至把編串簡冊的牛皮繩子都磨斷了好幾次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太史公在《史記·周本紀》說:「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從此,「周文王演易說」就流傳下來了。其實,太史公在這段記述文字中,也沒說那麼肯定。他用了「蓋」這個字眼。「蓋」的意思就是「大概」。總之,有位聖賢將遠古的占斷卜辭及占算符號有系統的整理成一套有文字與符號的內容,居然可以讓後世的賢哲據以發揮,廣泛的運用在許多不同面向的領域。從醫卜星相到人生哲學,甚至電腦、天文科學,相關著作,一棟房子也裝不下。各家學者,可以從象、數、理、氣等方面切入研究,都能得著無窮樂趣。易經可說是儒、道兩家的共同經典,一般說來,歷代儒家學者都比較偏重在義理方面的研究。其他方面則道家學者比較精通。現在通行的《周易》,事實上,還包括了解釋卦辭和爻辭的《彖傳》、《象傳》,以及《繫辭》、《說卦》、《序卦》、《雜卦》及《文言》等,通稱《十翼》。相傳這些對易經做解釋的《十翼》是孔老夫子的傑作。真相恐怕有待稽古之學者繼續挖掘。

       易經太博大。我只能略略談一下六十四卦之一的「大有卦」義理部分。根據《序卦傳》的次序,「大有卦」是易經的第十四卦。前面是第十三卦的「同人卦」,後面第十五卦,則是六十四卦中最吉祥的「謙卦」,諸爻皆吉。這三卦的排序是不是有什麼玄機呢?稍後再談。先來看一下「大有卦」的卦象:上卦是離火,下卦則是乾天。因此本卦通稱:「火天大有」。《象傳》說:「火在天上」就是形容這個卦的基本樣貌。六十四卦是以八個基本的三爻純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兩兩相疊,重卦而成。「大有卦」是由純卦「離」和「乾」相疊而成。下卦,乾三爻皆屬陽,代表剛建的特質。上卦,離中虛,三爻呈現二陽夾一陰的現象,代表光明的性質。下卦表內,上卦表外。卦象內剛健而外光明。所以《彖傳》說:「其德剛健而文明」。「大有卦」上下卦相連,就是所謂「重卦」,具有六個爻。從最底下的初爻向上數,到了第五爻才呈現陰爻(一橫中斷之象),再上去又是陽爻(一橫相連之象)。所以「大有」乃五陽一陰之象。但六個爻的第五爻在易經的體系裡乃是君位,原本就具有統帥群倫的權力。現在「大有」的君位由陰柔之爻主事,整個卦的氣機將因此而產生大變化。因此,《彖傳》才說:「大有,柔得尊位。」俗話說:「剛則易折,柔則常存」,這其中的人生哲理,頗耐人尋味。老子《道德經》以水為喻,講一個人生道理:「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至柔者,水也。至堅者,金石也。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漢朝劉向著有《說苑》一書,他藉韓平子和叔向的問答,談到「柔」的德性:「『天道虧滿而益謙,地道變滿而流謙,鬼神害滿而福謙,人道惡滿而好謙。』夫懷謙不足之,柔弱而四道者助之,則安往而不得其志乎?」處事圓融,是一種柔性的人生態度。待人接物若能圓融柔和,將更加容易得到朋友的相助。所以《彖傳》說:「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因為九五(第五爻為陽爻的專稱)君主的柔和謙下,其他各爻所代表的臣屬、朋友等都來協助他,上下相應,可以成就大事業了。所以《彖傳》就說:「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象傳》也說:「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壞事莫幹,好事多作。時機到了,應天順人,得道多助,大家都來相挺,事情就能圓滿成功,大大吉祥。所以乍看雖是陽盛陰衰,實際卻是陰能制陽,整體取得陰陽相諧的平衡狀態。柔與剛雖有相對立的特質,若善加利用,卻也有著相成的效果。

     回頭看一下「大有卦」的卦辭怎麼寫的?「大有:元亨。」這是易經的原作者給全卦一個總結的論斷。言簡意賅,只說全卦顯示吉祥內涵。「大有」兩字的意思,要如何理解呢?通過前面對「有」字初文與衍化的探討,「大有」應指圓融處事,和善待人以「取得豐碩成果或收穫」的意思。文王寫得太簡要,孔子因此韋編三絕,廢寢忘食,為後人寫下《彖傳》和《象傳》的註解,說明為何吉祥。「元、亨、利、貞」這四個字是易經出現最大頻率的字眼。用作卦義吉祥的論斷。這四字又名:「四元德」。「元」有原初、偉大之意,「亨」有通達、和善之意,「利」能饒益和義,「貞」能守正幹事。《乾.文言傳》說得相當明白:「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總之,「四元德」就是「大好」之象。




     「火天大有卦」的卦象倒反過來看,就變成「天火同人卦」。這種倒反的卦象,易學另有專有名詞,特稱之為「綜卦」。所以,「同人卦」是「大有卦」的綜卦。以序卦論,「同人卦」正好排在「大有卦」之前。「同人卦」的上卦是乾天,下卦為離火。卦辭:「同人: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貞。」用大白話講:「同人卦象徵:和親密的伙伴們走在寬闊的原野上,一路通暢。若前方遇到大河,君子只要堅守正道,就可以安全渡過。」同人意謂結盟相助。大家志同道合,相互幫助,即使有險阻在前,也可以安然通過。「同人卦」緊接「大有卦」,暗示「人和為貴」,而且「得道多助」,最終才能「大有所獲」。當事業有成,莫忘低調謙卑,切勿張揚跋扈。所以「大有卦」之後,緊接「謙卦」。「謙卦」的上卦是坤地,下卦是艮山,因此通稱「地山謙卦」,是易經的第十五卦。卦象顯示:崇高的山,竟謙遜地隱身在地中。其卦辭:「謙:亨,君子有終。」意指:「謹守謙順之道,將處處通暢。君子要有始有終地實踐這美好的德行。」告誡君子在「大有」之後,必須懂得「功成而不自居,富貴而不自滿」的道理,才能全始全終,吉祥美好。這就是序卦在安排「同人 - 大有 - 謙」的次序之玄機所在,值得我們深深體會省思。

☆☆☆
2015.01.26




大昕 tahsin123tw tahsin تحسين

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




蒲州鸛雀樓漫興

文/古陽齋主



「登鸛雀樓」一詩,雖然在我還是小孩時就已背誦過,但從來沒去想過鸛雀樓到底在哪裡?或許學校的老師曾經教過,但也未曾留意。稍長,重溫唐詩,知道鸛雀樓在蒲州,但蒲州在哪裡呢?也沒有什麼動機想去翻翻地圖。畢竟詩意才是欣賞重點,管它鸛雀樓在何方?成年後,我開始注意到「蒲州」這個地名,卻是在欣賞前人評為天下第二行書《祭侄季明文稿》(簡稱:祭侄稿)的文句時,才留心上。這篇冠絕古今的書稿,是正氣凜然的唐朝愛國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在「安史之亂」的期間,為祭奠姪兒書寫的祭文稿。因憤懣悲痛之情溢乎文辭,洩於墨跡,書不求工而自工。思緒奔馳之間,筆勢跌宕起伏,時而塗抹,時而濃郁,時而乾渴,墨水不多淚水多。襯以厚重的歷史沈澱和朗朗乾坤的忠義之氣,堪稱天下無兩。如此筆墨與情境交融的藝術絕品,古往今來並不多見,所以鑑賞時,遂字字留意。但見書稿起頭,顏魯公先按例自報官銜,長長一串:「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此時方知:顏魯公曾任蒲州刺史,還加銜「使持節」,兼任當地軍事指揮官。為了想明白《祭侄稿》的文章背景,我對蒲州的地理位置方才仔細去查考。
蒲州,對生長在台灣的居民來說,其實相當陌生。更何況,唐代的地名,今天還能不能在地圖上找到,還是一個問號。過去,谷歌大神(Google)尚未誕生,搜尋相對困難。回想20年前,大陸地圖還真不容易查找呢!
最近由於島內發生「太陽花學運」,讓我又想起了「蒲州」。那倒不是聯想起「安史之亂」。學生們佔領了國會殿堂,雖然有人目之為「暴動」,但也不至於須要無限上綱,和安祿山的「叛亂」規模拉上等號。如果「安史之亂」是火燒房子,那「太陽花學運」就好比房子裡打碎一片玻璃吧!學生們反對與大陸急就章簽訂「服貿協定」、控訴政府強渡關山「黑箱作業」。於是在民主大傘的庇護下,呼籲拯救民主,成功進佔國會殿堂 -  立法院超過20天,享受五星級服務的革命禮遇;並曾一度衝進國家最高行政機構 - 行政院吃掉美味太陽餅。抗議行動確實轟轟烈烈,朝野震動。馬總統固然如坐針氈,立法院周邊的住戶也被大聲公吵得快抓狂。服貿到底是啥?雖有「懶人包」一堆,似乎誰也看不清楚,道不明白。甚至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日前在接受年代新聞節目的訪問時,還表示:他有五個博士學位,也看不懂服貿。然則,馬總統一定看得懂,他說:「服貿好,有利台灣。」反服貿的學生們當然也看得懂!學生們說:「服貿不好,出賣台灣。」若看不懂,能說好或不好嗎?台灣人民終歸不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從早到晚都在吵雜的服貿聲中過活吧!服貿協議尚未執行,利弊未見分曉,恐怕台灣已被一波波的聲浪淹沒。幸虧這時,威靈赫赫的關聖帝君顯靈了。鴻海科技集團郭台銘董事長供奉的關聖帝君兩度「發爐」,香爐內的餘香從底部往上燃燒。表示帝君有話要說。郭董得知訊息,立馬趕回台北,直奔土城順聖宮,請求同是老鄉的關帝爺指點玄機。據說,神諭:郭董要盡全力出面協調解決。果不其然,在關帝爺神力加持下,這位台灣具有很大影響力的企業家開始斡旋政商兩界,與學運頭目協調。一番努力,終於抗議斂聲,學運落幕,學生們回校上課,百姓復歸正常生活。真要感謝關帝爺恩被寶島啊!看來關帝爺還真關心台灣的經貿、政治活動。
台北市有座行天宮,關渡也有座行天宮,都是供奉關帝爺的宮廟,聽說很神靈,向來香火鼎盛。台灣人暱稱關聖帝君為「關公」,或文雅一點的,稱呼「恩主公」。民間做生意的商人,都很崇拜這位忠義不貪的武財神關帝爺。新北市土城區這間供奉關聖帝君的順聖宮,去年(2013)四月間才熱熱鬧鬧地迎接遠自大陸山西省運城市祖廟來台的明代關聖帝君木雕神像,在台灣遶境巡遊,為台灣人民祈福。台灣和大陸靠著關帝爺和媽祖,不須要任何協議就有了溫馨的聯繫。這位活躍於東漢三國時代的關聖帝君(關羽),祖籍為當時的河東郡解縣寶池里下馮村,就在今日的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常平村(解州的方音,讀作亥州)。運城市轄境有名聞遐邇的中國內陸大鹽湖 - 解池。自古以來,大鹽湖的鹽產不知造福多少百姓,在古代生民世界中唯實功不可沒。一代聖君虞舜就曾在湖畔撫琴,以感恩的心,唱著《南風歌》:「南風三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溫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讚頌夏日薰風拂過解池,為老百姓帶來財富。
蒲州故城與河東古文明

由運城市西行約一小時的車程,便到了永濟市 (俗稱:永濟)。按大陸的行政區劃分級,永濟市屬於縣級市,由運城市(行政區劃為地級市)所轄管。現在的永濟市城區其實歷史並不悠久。1957年三門峽水庫開始興建,永濟市當時稱為永濟縣,因為城區在預估淹沒的範圍,所以縣府往東遷建到目前地點。若想去探看唐代的蒲州,還要從永濟市再西行約15公里,抵達蒲州鎮。附近的蒲州故城遺址,土墩殘壘處處,這才是唐代蒲州城的所在之處。古城建設最早可上溯至北魏。現存的外城殘垣為唐代遺址,周長約5700公尺;內城為明代城牆,周長約5400公尺。明代的磚砌城墻大致完好,但部分城體已埋入泥地。城中心的鼓樓台基尚存,四座城門和甕城也都還看得到。遺址東西長2.49公里,南北寬1.71公里,占地面積4.26平方公里。目前蒲州故城遺址已經列入大陸政府國家級重要遺址保護項目,正進行積極的維護修繕工程。
《史記 - 帝王世紀》上載:「堯舊都在蒲,舜都蒲」。這裡便是古代稱為「蒲」的地方,相傳為虞舜建都之地。唐堯,夏禹都在此附近活動過。既稱「蒲」,當時應為蒲草叢生之地。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劉蘭芝自言:「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蒲草是黃河灘常見的溼地植物,長葉柔韌,指向天際,常以象徵柔美堅毅的女子。黃色的雌花穗,像根蠟燭,有人稱之為蒲棒兒,很是特別。「」是土話,指斜坡高地。因此,蒲坂這地方,古代應是黃河邊一個有長長斜坡的高地。《太平寰宇記》記載: 「長原,即蒲阪也,在縣東二里。《漢志》:『始皇東巡見長阪。』即此也。其原出龍骨。」蒲阪出現的龍骨,其實就是遠古生物如恐龍之類的大型動物化石。古代常作為藥用,據說有安神、止血特效。龐然大骨,古人可能會認為是天上神龍的聖骨吧!山西、陝西一帶,現代鄉間也還常挖到龍骨,這類藥材買賣也還存在。雖然有人提出懷疑,認為舜帝不太可能會選擇風險很高的黃河岸邊為都城。古代先人一般都靠近河邊生活,有其生存上的合理性。五千年前的黃河河床較低,河岸相對較高,河道也較穩定,建都於此並非不可能。雖然目前尚未有非常明確的出土證據,支持古書所言為是,但此處為先民的重要活動地域,應無庸置疑。
蒲州及鄰近的其他州縣,古來通稱為河東地區,表示黃河以東的地面。據學者考證,堯都平陽,大約在今之山西省臨汾市附近,離運城市也不甚遠;夏都安邑,約在今之山西省運城市夏縣。上古傳說中能植百穀百蔬的農神「柱」,據說也是在蒲阪建都。「柱」就是「后土」的簡稱,乃管轄天下土地的女性神祇,地位崇高。台灣一般稱為「地母」。此后土與後來演化為守墳的后土(土地公)有別,是不一樣的概念。漢武帝數次來到河東祭祀后土,著名的「秋風辭」,便是在一次祭祀后土時吟詠而出。河東自古就是農業發達之地,又是天下鹽鐵的主產區之一,所以漢武帝特別重視河東這個地區,稱之為「股肱之郡」。在現代以海洋貿易為重的工商業時代,此地雖因深處內陸,不如長江下游沿海區域一般繁榮,但我們不能忘記:黃河中段的晉南(山西南邊)、河東(黃河東岸),也就是運城周遭地域,曾經孕育出華夏古文明,是中華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南北朝時期,北周(557年 - 581年)最早將蒲地方稱為蒲州。後世朝代更迭,雖然城市名稱和行政區域頗有異動,民間卻一直慣用「蒲州」這個土名;唐開元年間,此地為「河中府」治所,號為「中都」,乃首都西安的陪都之一,與東都洛陽齊名。蒲州成為唐王朝都城中赫赫有名的政治、文化中心和軍事重地。
我們若以古城區為中心,觀察這個古代聚落的地理形勢。城西,由北往南縱貫黃土高原的黃河,正好流經城西,沿岸泥沙淤積沖刷,形成一片龐大的河灘濕地,稱為「灘塗」。渡河,對岸為朝邑縣(今之渭南市大荔縣朝邑鎮),進入陝西省地面,進窺所謂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又稱:渭河平原),直抵唐朝的首都長安(今之西安市)。城南,遠眺中條山,若越嶺而過,便通往河南省的洛陽盆地,乃河洛文化的發源地;其中心城市洛陽為「中國」得名的源頭 (見西周青銅器「何尊」銘文,有「宅茲中國」四字。史記亦稱洛陽為天下之中)。出城東北行,入汾水流域,可直通山西省太原市(唐代晉陽城,乃唐高祖李淵興兵之地),再遠,就到太行山了。蒲州正好位於秦、晉、豫交界處,西臨黃河,南倚中條山,東出汾河流域,其地理位置極為特殊。
黃河
黃河流經蒲州,和當地生民的活動息息相關,在晉南的歷史舞台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讓蒲州成為一處重要津關,連結關中盆地與汾河流域。山西的鹽、鐵、農產等重要物產都要經過這個交通孔道運往關中。在過去冷兵器時代,這是一處兵家必爭之地,是軍事重鎮,卻也是人文薈萃的文化古城。
且讓我們觀察一下黃河在西北地區的走勢。發源於中國西部青海省星宿海的黃河,從青藏高原一路迆邐東行,先經過內蒙古高原,再切割黃土高原。在山西和陝西的交界處,黃河自北而南縱貫晉陝大峽谷,到了壺口,地勢陡落,形成瀑布,夾帶大量泥沙,直瀉而下。奔流通過傳說中「大禹劈山」、「鯉躍龍門」的龍門山禹門口狹道後,坡度減緩,沙泥隨處淤沖,形成兩岸灘塗。當河道因泥沙淤積,河床墊高,一段時期後,黃河將改道而流。當地俗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明了黃河中段擺盪的性格。黃河繼續南下,到了風陵渡、潼關老城處,因迫阻於西邊的秦嶺山脈,於是形成一個接近直角的大轉折,沿著中條山脈的南邊往東流。黃河在潼關轉彎處匯入洛河和渭水等支流,水量大增,河道變寬,往東經過三門峽,繼續萬里奔流,在遙遠的渤海灣入注於海。

開元鐵牛
蒲州民間過去有則美麗的傳說:黃河渡口在古時曾有一座跨河浮橋,如長虹飛天;岸邊還有神牛鎮河,不讓波濤肆虐。結果這則傳說竟然在1989年被證實了。前永濟市博物館的館長樊旺林在鍥而不捨的努力下,參酌古書的記載及地方耆宿的證言終於在蒲州故城遺址的西甕城不遠處挖掘到鐵牛及其他鐵器組。但當時因鐵牛下方尚連結六根鐵柱深深插入泥中,又有地下水不斷湧出的困擾和開挖經費等問題,無法順利掘出。擱置數年後,直到1999年,才全數出土。堤岸左右兩側各有兩隻鐵牛,一前一後,膘肥體壯,怒目圓睜,四肢叉開前撐,有後坐之勢,堅實地盤固地面,威風凜凜,堪稱藝術精品。鐵牛下方連著鐵板和六根傾斜前伸的大鐵柱,尾部後方橫伸一根鐵軸,軸上有明顯刮痕,判斷為鐵鍊纏繞的痕跡。由此而知,鐵牛並非用來鎮水降妖之用,類似作為地錨的工程用途。每隻鐵牛尺寸不一,身高約1.5公尺,長約3.3公尺;重量不一,全身含鐵柱平均約是60公噸。每尊鐵牛身旁還有一位鐵鑄牽牛人,衣著及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後來考據,此四位鐵人,分別代表漢族、突厥族、回鶻族、吐蕃族,彰顯唐帝國盛世族群融合的精神。其他鐵器,還有鐵山兩座、鐵墩四個及鐵柱七根。這群鐵牛、鐵人鑄造於唐朝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距今已將近1300年。鐵牛均頭西尾東,面向黃河方向。鐵牛前方也出土了堅固的曲拱梯形石堤,長約70餘公尺,用以鞏固河岸。這些古物的出土,印證了此處是唐代的蒲津渡口所在,古黃河就從眼前流淌過。千百年後,古河道往西蕩去,現在的河道已經離此古渡口三公里遠了。專家研究,鐵牛地錨是用來拉住貫穿浮橋兩側的鐵索鍊。七根鐵柱則是用來拴住船隻。鐵具的形象,也富含深刻義理。蓋以牛耕田,於土最親,故屬土;而五行生克,土勝水,故置鐵牛以象徵制水。乾為天,坤為地,乾健坤寧。易卦攝五行,坤亦屬土。鐵柱按北斗七星方位佈局,象徵乾健之天。如此佈局,天地定位,山澤通氣,乾坤交泰,陰陽相合。既祝福橋樑永健,又祝福交通順暢。《周易‧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將善頌善禱的象徵意義融入實用性、藝術性兼具的橋樑建築工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唐代鐵牛與鐵人 (感謝The Longest Way提供圖片)

蒲津渡遺址為唐朝蒲津關所在位置,其最深處距離目前的地表約6.5公尺,足證黃河淤積之烈。當時的津渡前方,河道中央有沙洲,名約「中潬」(潬,讀如蛋,又讀灘,河中堆沙,即沙洲),上有小城。浮橋自蒲津渡跨過「中潬」,延伸到對岸的臨晉關,此沙洲剛好作為浮橋的中間橋墩之用。按理,對岸應該也有四隻鐵牛拉浮橋,但渺渺不知沈於何處。出土的鐵牛、鐵人再加上鐵山、鐵柱等鐵器的總重量約有350公噸,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規模最大的鐵器群。兩岸全部的鐵具用鐵量估計約800公噸。唐朝雖說國富民強,年產鐵量也大致在1000公噸左右,而光是蒲津浮橋的工程就用掉了年產鐵量的五分之四。以黃河的流速及含沙量之大,水位變化之劇而論,在1300年前,鐵牛的冶金技術和浮橋的建造工程堪稱世界頂尖無疑。
古鸛雀樓

如果將中國的歷史視為人生的成長歷程,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就好比是愛唱反調,大膽叛逆的青春期。這170年的歷史面貌,若要票選一個漢字代表,我想,只有一個「亂」字了得。在這樣充滿躁動不安,殘酷屠戮的動亂時代,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民族紛紛躍馬入中原。各民族間相互碰撞、學習、通婚,卻無意間促成了中華民族大融合。
去年(2013年)兩岸收視率最飆紅的電視古裝偶像劇「蘭陵王」正是以這個大時代為背景,描寫北朝的兩個霸權 - 北周(557-581年)和北齊(550年—577年),為爭奪天下而演繹出一場愛情傳奇故事。當然,爭奪江山的情節有部分是歷史事實,愛情傳奇卻是賺人眼淚的電視肥皂劇。故事裡,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年)和北齊大將蘭陵王高常恭(541-573年)兩位俊美英雄同時愛上絕色天女楊雪舞,於是逐鹿中原成了追求美女。歷史上,宇文邕能坐上帝位,完全是堂兄宇文護(515年-572年)一手謀畫。宇文護是鮮卑人,早年跟隨叔父宇文泰與東魏交戰,屢立戰功。後來因創建北周,有大功勞,被封為晉國公,又擔任了太師、大冢宰,相當於宰相的位階;在北周政壇上,叱吒風雲,成為獨攬朝政的權臣。他曾在三年內幹掉三位皇帝,堪稱史上第一屠龍客。先是逼迫西魏恭帝讓位給宇文覺(宇文泰之三子,宇文護的堂弟),即北周開國皇帝 - 孝閔帝,弒之(557年),改立宇文毓為帝,即北周明帝(宇文邕之胞兄,宇文護的堂弟),不久亦毒之(560年),擁立宇文邕為北周武帝
公元六世紀中葉,北齊篡東魏而有天下,建都安陽。自平陽(今之臨汾)、洛陽以東,山西大部分都是北齊的屬地。北周則篡西魏而自立,建都長安,擁有關中平原及河東一部份土地。北齊與北周成了東西對峙的局面,兩個小朝廷長年征戰,爭奪地盤。蒲州當時為北周所佔,是北周在黃河東岸的一塊孤地,控制渡河要津,為出入關中的咽喉,護衛都城長安的屏障。因此,宇文護十分看重蒲州這個軍事重鎮,派駐大軍駐守蒲州城,並選擇城西高地,建造了一座觀察敵情的瞭望塔樓(大約建於公元557年至571年之間)。這座基於戰爭需要,供將士登高觀察東邊敵國北齊動靜的戍樓,因緣際會,竟成為後世名聞遐邇的「鸛雀樓」。
瞭望敵情的塔樓,南北朝時代稱為「樓櫓」。講究一點,還會在其周圍圈起高牆。有木造,也有磚造。可能立於城角,或獨立於城外。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看到這座樓櫓當年的樣子,但現存一些古代樓櫓可作為想像參考。也許很像北京附近馮家峪鎮的磚造樓櫓,或者像日本茨城縣逆井城的木造樓櫓,或者更豪華些,像日本松本城的天守閣這種高級樓櫓,成為漂亮的觀光景點。
到了唐代,天下承平,北周樓櫓已經改建為觀景樓。晚唐文人李瀚在《河中鸛雀樓集序》中寫到 :「後周大塚宰宇文護軍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遐標碧空,影倒洪流,二百餘載,獨立乎中州。以其佳氣在下,代為勝槩,四方雋秀有登者,悠然遠心,如思龍門,若望崑崙。」三層重檐的高樓,下臨黃河,南瞻中條,西望關中,已成了唐代河中府的著名景點。出入關中,往來陝晉的官宦商賈、四方遊客絡繹不絕。文人雅士經常登臨賦詩,而隨著詩篇的傳頌,更加讓鸛雀樓聲名遠播。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蒲州鸛雀樓遺址地區
普救寺與舍利塔
出古城東門不遠,一處高平的峨眉塬(當地土話,指高而平的小山丘)上,尚有河東名剎「普救寺」,也是文人喜歡遊賞的地點。晚唐詩人元稹 (779-831),便以此寺為背景,以自己的初戀經歷為底本,演繹成一篇著名傳奇:《會真記》(又名《鶯鶯傳》),敘述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元代王實甫更以此為藍本編寫《西廂記》,遂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戲曲。「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讓現代蒲州,成為著名的愛情勝地。一千二百年前佛寺周遭的旖旎風光,可以從唐德宗貞元五年(789)進士杨巨源對普救寺的描寫感受到:
  
  東門高處天, 一望幾悠然。
  白浪過城下,  青山滿寺前。
  塵光分驛道,  嵐色到人煙。
  氣象須文字,  逢君大雅篇。
普救寺的建成年代,一般認為是在隋唐之際。但近年寺旁佛塔附近出土了三尊北齊風格的大佛雕像,有專家因此疑為北齊宇文護所建蓋。宇文護篤信佛法,生前興造佛寺,大建豪華樓閣。其威權逼主,讓北周武帝宇文邕看在眼裡,如芒刺背。宇文邕忍辱吞聲,沈潛忍耐12年後,終於逮到機會,於公元572年,以規勸太后戒酒為藉口,邀其入宮而誘殺之。宇文邕幹掉宇文護的情節,好比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寫清朝康熙皇帝翦除鼇拜的場景,極富戲劇性。權臣宇文護一除,宇文邕立即大肆毀壞佛寺,驅除僧人,並將其建蓋的亭台樓閣盡皆毀去。鸛雀樓當時可能因為是偵察敵情用的樓櫓,堅實鞏固,機能完好,所以沒被拆毀。歷史上,中國佛教曾遭遇所謂「三武之禍」,即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等三位帝王的滅佛事件。北周武帝的滅佛行為,部份原因可能出於對宇文護的怨憤報復吧!普救寺的西側,有一座方形密檐式的磚塔,塔名俗稱鶯鶯塔,其實為佛祖舍利塔。釋迦摩尼在此地似乎不及崔鶯鶯有魅力。此塔大有來歷,據考證,極有可能是唐代釋道世在《法苑珠林》所提到的「姚秦河東蒲阪塔」,為中國十九所藏有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的佛塔之一 。如此,則古塔、古寺的始建年代甚至可溯及到五胡十六國時期。


普救寺旁的佛祖舍利塔 (感謝The Longest Way提供圖片)

河洲鸛雀
回過頭來看黃河邊的這座高樓,為何會被後人取名為鸛雀樓呢?因當地的黃河灘上,常棲息一種似鷺似鶴,名為「鸛雀」的短腿長嘴水鳥;因其體色,又名「蒼鷺」;又因其習性,耐心等候於水邊捕魚,故俗呼「老等」。鸛雀常遨翔於天際,聚集於灘渚水邊,不時佇足於高樓的屋檐上,立於黃河岸邊的觀景樓遂因此鳥而得名。有言「莫放春秋佳日過」 ,唐朝的文人絕不會放過秋季登樓的好時節。每當「黃河秋漲」,鸛雀樓頂,一片絕妙景致,確是賞景雅集,酬唱賦詩的好地方。每年入秋之時,北方黃土高原降雨驟增。黃河上游大小支流、千溝萬壑的雨水,一齊湧入主流河道,自上游巨流直下,黃浪滾滾,聲勢洶洶。當黃河衝過禹門口,到了蒲州、朝邑這邊,水勢漸緩,波流漫蕩於兩岸灘塗;若從鸛雀樓上遠眺河景,但見鸛雀遨翔,帆檣出沒,使人心胸坦蕩,萌興乘風破浪的壯志豪情。加以蒲州厚積的歷史風物,更加容易讓人勾起對時間長河的感觸,念天地悠悠,古今茫茫。
登樓詩
長於動亂,當過禮部尚書,以邊塞詩著稱的中唐詩人李益(746年-829年),在一次登樓眺望河山之際,就被眼前蒼茫遼闊的景象深深感動,留下了一首好詩: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
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恨猶速,愁來一日即為長。
風煙並是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透過這首詩,我們得以體會到詩人在鸛雀樓上極目縱望而感受到歷史滄桑的氛圍。
開元進士暢諸,也有一首《登鸛雀樓》詩,寫樓臨飛鳥之上,則讓我們對鸛雀樓的高度有了深刻的體認:
城樓多峻極,列岫恣登攀。
迥臨飛鳥上,高謝世人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今年菊花事,併是送君還。
(按:此據敦煌唐代寫本之五律改正,與清康熙年間奉敕編撰之全唐詩所錄五絕不同)
《登鸛雀樓》賞析
唐人登鸛雀樓留下的佳作實在不少,光是全唐詩所收錄的就超過三十首。但要挑精選肥,從中找出最具代表性的扛鼎之作,則非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莫屬。武漢大學教授王兆鵬著作的《唐詩排行榜》,運用統計學的方法,以各類指標為研究,得出了一份唐詩前100名的排行榜,其中排在榜首的是崔顥的《黃鶴樓》,第四名則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真是無獨有偶,膾炙人口的兩首登樓唐詩,竟然都是吟詠冠有鳥名的歷史名樓。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流傳約一千三百年,受到歷代文人的讚揚;其魅力無遠弗屆,不獨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將其選入教科書,在海外如日本,亦將其選入中學生的必讀漢詩之一。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短短二十個字,堪稱字字珠璣。在浩瀚的中國詩海裡,一首小詩能流傳千年,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好詩,肯定有其獨特之處。詩句的表面字義淺顯易懂,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朗朗上口,固然是它能夠流傳的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恐怕是這首詩的內涵,傳達了山海蒼茫的雄偉氣魄和高瞻遠矚,努力追求理想的願望,「不廢江河萬古流」吧!
先來看一下這首詩的格律等形式安排。「登鸛雀樓」為標準的唐代五言絕句近體詩。每首四句,每句五言(五個字)。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韻。韻腳押「尤」系韻。
白日依山盡
仄仄平平仄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仄仄仄平平
所謂「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的第一個字不論平仄,故以第二字的平仄爲準。第一句的「日」字屬仄聲,末字「盡」也是仄聲,是爲「仄起仄收」。說穿了,就是馬蹄韻的原理。前一句的平仄,要和下一句的平仄相對。這種規則稱為平仄「對」。另外,以絕句而言,第二句的第二字和第三句的第二字,其平仄要相同;第二句的第四字和第三句的第四字,平仄也要相同。這種規則稱為「粘」。詩歌之所以須要講究平仄,是因為漢語具有音樂性,為了取得「音諧」的效果,所以才發展出這種嚴格的聲調關係。漢語每個字都有一定的旋律調性,即所謂聲調。普通話有四種聲調。台灣的閩南語有七種聲調。聲調不同,意義就不同。聲調具有辨義作用是漢語的特色。例如:「媽」、「麻」、「馬」、「罵」四個字,分別代表普通話的四種聲調,其音節都一樣是「ma」(ㄇㄚ),但是代表的意思完全不同。所以,在語言學上,漢語被歸類為「單音獨體」的「旋律型」「調性語言」。再者,由於語意和詞性的關係,會形成詞組,詞組之間會有小小語氣上的停頓,構成了節奏。詩歌朗誦也要注意到詞組間的節奏感。詩必須可以歌詠,所以要音韻和諧,節奏合度,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聽起來才悅耳。「流」、「樓」兩字押韻。這兩個字用普通話唸,韻母似乎有些不諧。這是因為唐代的語音,屬於中古漢音,和現代普通話有極大不同。普通話是在北京官話的基礎上建立,因為歷史緣故,已摻雜許多女真、蒙古等方音在內。唐人所用的韻書是隋朝陸法言的「切韻」。若依據「切韻」,或宋朝的廣韻,「流」、「樓」兩字同屬「尤」系韻母。長安唐人如果聽到現代普通話,可能會驚訝地說:「這不是北方的胡言胡語嗎?」事實上,唐音會比較接近福建或廣東的方言音。仄聲調包含上、去、入三種聲調。「白」、「日」、「入」、「欲」、「目」、「一」這幾個字屬於入聲調,現代普通話已無入聲音。因此,用普通話朗誦這首詩,就缺少了這種短而急促的阻塞聲所表現的跌宕神韻。唐朝的詩人很會善用入聲字來表現情緒和氣氛。這首詩用台灣的閩南話或客家話來朗誦,可能會比較傳神。
白日依山盡,     pek8 -jit8  i1-san1  chin7      
黃河入海流。     hong5 -ho5  jip8 -hai2  liu5    
欲窮千里目,     iok8 -kiong5  chhian1 -li2 -bok8    
更上一層樓。     keng3 -siong7  it4 -cheng5 -liu5
本詩全篇都用對仗,極為工整。沈德潛 (清乾隆朝禮部侍郎) 在《唐詩別裁》評此詩說:「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絕句只有兩聯,若全部都用對仗表現,寫得不好容易雕琢呆板或支離破碎。為了要表現端正宏偉的感覺,詩人用了險招,四語皆對。前兩聯,用「正名對」;後兩聯,用「流水對」。前兩句稱為正名對,是因為這種對偶句法,要求平仄、詞性、詞義都要相對,所謂正正相對。後兩句稱為流水對,是因為這種對偶句法,除了平仄、詞性都相對外,語句一前一後,有著問答或因果關係,如同流水一樣連貫遞進,不能倒流。白日對黃河:在顏色上,黃白相對,色彩的感覺出來了;日河相對,一在天,一在地,上下的關係顯現了。再者,白日的動態較為緩和,黃河的動態較為急速,一動一靜的神情,完全在言外體現。白日、黃河俱為眼中景,將和下面的山、海之意中景相對;一實一虛,又是言外之對。「依」和「入」兩皆動詞,詞性相對。「盡」和「流」,一滅一續,一個到盡頭,一個還在流,意義相對。如此正反相對,相依相成,真可謂「絕對」。下兩聯,流水對,一問一答,上下兩句形成因果關係。「欲窮」對「更上」,屬於詞性對,表現因果關係。「千里」對「一層」,千為多,一為少;數詞對數詞,名詞對名詞。「目」對「樓」為詞性對。再者,「千里目」為虛設,「一層樓」為實有,又形成一個言外之意的相對性。以上的分析,都屬於機械式的,形式上的結構。真正了不起的是「自然渾成」四個字。詩人以超妙的手法,運用二十個字,自然渾成地組織起這麼複雜的平仄、韻腳、對仗關係,完成一首韻味無窮,意義高尚的詩歌,可以朗誦,可以吟唱,可以回味,還可以激勵心志。實在很了不起。
接著,讓我們來欣賞詩意的部分。本詩前兩句實寫,意在傳達詩人眼中所觀之景,但亦不盡為實,乃實中有虛,歲月山河之歷史變遷恍若在目,瞬間縮萬里於咫尺,且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重在表達詩人心中蘊含之壯志,是虛寫,但又不盡為虛,乃虛中有實,將哲理與感情自然融入實景,毫無斧鑿痕跡。高樓飛鳥,白日黃河,激發了詩人壯志凌雲的胸襟。詩人藉景敘懷,鍊字鍛句,高妙地表現意在言外的感情。全詩簡潔自然,意韻無窮,是一首不朽的絕唱。現在來細細品味這四句詩。
「白日依山盡」:太陽從遠方起伏的群山上空緩緩下沈,不久即將隱沒於大地邊緣。
這是遠處的景象、天空的景象,也是由上而下的縱向視野,寧靜而舒緩。但詩人見到此景,到底是往那個方向眺望呢?他並沒有明說。從常識上理解,因為地球自轉的關係,造成太陽視運動乃東昇西落,只有黃昏時往西邊眺望,才會看到日落群山。所以讀者會認為詩人乃往西眺望。再者,此山是指哪座山?許多註釋者說:此山是指中條山。意謂詩人往西眺望,看到日落中條山之景象。果真如此嗎?實際上,按唐代鸛雀樓所在的地理位置,詩人若往西眺望,應該看不到日落群山間,更不可能見到日落中條山。前文提到蒲州的地理形勢:中條山在蒲州城南邊。其西邊乃是廣闊的關中平原。從鸛雀樓往西看,只能看到太陽沒於地平線而已。只有從鸛雀樓往東南邊看,才會看到中條山,但也見不到落日。要是樓塔夠高,登樓遠眺,往西南方向看,當可隱約見到秦嶺東段的華山。假設詩人在秋冬時節登樓,因太陽日照直射已經移往北迴歸線以南,北國的落日方向較偏向西南,往西南邊極目遠眺,可見到夕陽緩緩落於低矮的秦嶺群峰之間。這樣看來,「依山盡」確為實景。高適《別董大》有云:「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北半球緯度稍高的地方,秋冬的太陽,威力減弱,正是一輪白茫茫昏弱的光芒散射狀。則「白日」亦為實景。詩人若眼中無山,但心中有山,則此句所言之山,也可以指為西邊見不到的遠山。那遙遠的山在甘肅,新疆那邊,是落日的歸宿,所謂日薄崦嵫。從這個欣賞角度看,「依山盡」可解釋為大地的邊緣,山勢的盡頭之處。如此說來,這是個虛景。所以這首詩的第一句,既是實景,也可說是虛景。另外,關於這句話所傳達的時間訊息,通常都說是黃昏時光。若說白日已盡,那天色應是昏黑一片,更上一層樓,有何景象可看。若說白日將盡未盡,則逼近黃昏,更上一層樓,徒然感受最後一抹夕陽霞光,又有何壯志可言。鄙見以為,這句話應解作:「雖白日當空,亦將依山而盡」。在時態上,這是未來進行式。陸游說:「萬物並作吾觀復」生命的終始,人生的起伏,朝代的興替,都和太陽的昇落有著共同的輪迴。真理無法改變,撫今視昔,不該只有感慨;更須日新又新,好好把握當下,努力向前,更上一層樓,擴展自己的視野,開創更美好的未來,庶幾不辜負未盡的人生。從這個欣賞角度切入,「白日依山盡」並非完全為實景,乃實中有虛。其象徵面所隱藏的意涵透過這樣的解釋比較能和下文「更上一層樓「的意涵搭建起有機的鏈結。
「黃河入海流」:站立樓頭,俯瞰黃河,那澎湃的水流,向著遠方的海口處奔騰而去。
這是近處的景象、地面的景象,也是由右至左的橫向視野,喧騰而速疾。然而,這是詩人眼中的實景嗎?非也。但也不全為虛景。詩人見得到樓下近處的黃河,但絕對看不到黃河入海口。前文提到:黃河自北而南流經蒲州,過了風陵渡才會由西而東,向著遠方的海口處流去。那遠方的海口,距離蒲州,可有千里遠,萬里遙。(千里也好,萬里也罷,只是遙遠的代詞,當然不是實際的距離。)詩人將眼前的奔騰黃河,通過想像,擴展到入海景致,縮千里為咫尺,壯闊的大海宏觀,磅礡的奔流氣勢,在讀者的想像中,展現了巨大的視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從北朝金戈鐵馬的風雲年代,流淌到盛唐綺麗輝煌的風華歲月。黃河仍在奔騰咆哮,東流入海。眼中的景象,讓詩人興起了古今一瞬的感慨,也有時光飛逝,時不我與的憂懼。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你想擁有透視千里的極致眼力嗎?想看到遼闊的大地邊緣,見到黃河入海的壯闊景象嗎?千萬不可停步,請再上層樓。
這兩句話乃全詩的靈魂所在,富含人生哲理,具備畫龍點睛的效果。從寫實的層面來看,登高望遠,理所當然,屬於一般常識。詩人語出自然,這八個字,義脈連貫,自問自答,也可說是為讀者代問代答。窮極視野以觀千里外的景致,實際上,並非再踏上一層樓便可實現。那完全是一種超越的想像,一種象徵性的說法。詩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也許已經站在鸛鵲樓的最高頂了。若非全景在目,如何能生發如許多的感觸。所以,詩人要傳遞給讀者的訊息,重點不在遠眺日落群山,也不在俯瞰大河奔流,而是在精神層面上,表達向上提昇的努力追求,以實現對遠大目標所懷抱的願望。「更上一層樓」乃是雙關語,既可實指其行為,又暗示更深層的意涵,是實亦虛。寥寥五個字,卻有萬鈞之力。詩人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在此表露無遺。
詩,是精鍊的語言。每一句,都猶如千言萬語,讓吟誦者有極大的想像空間,能和自己的思想、情緒互動而起共鳴。藉景談理,最忌直言直語,生硬枯燥。但此詩平靜自然,自勉勉人的哲理,完全隱藏在說景的表面字義。王之渙《登鸛雀樓》這首詩,理勢與情景交融,意在言外,讓我們在吟誦之際,可以感受到一股向上提昇的動能。我認為這是一首充滿神秘魅力,不可思議的好詩。
詩人王之渙
唐代盛世風華,才子輩出,產生了許多偉大的詩篇。李白、杜甫,大家都耳熟能詳,固然是後世公推的偉大詩人。但在他們還沒走上歷史舞台之前,唐武后至玄宗開元年間,安史之亂尚未發生,正值國力鼎盛,歷史上稱為盛唐時期,詩人王之渙(688~742),就因為他的詩善於描寫邊塞情景,而被後世推崇為邊塞詩人。他和同時代的王昌齡 (約690~756)、高適   (706~765)齊名,彼此都是好朋友,常一起郊遊唱和。他們的詩篇廣為時人所頌揚,其豐美亦不遑多讓於李、杜。唐人薛用弱在他編寫的《集異記》裡收錄有一則「旗亭畫壁」的軼事(見附錄),可以想見他們的詩作極受歡迎的情況。
三位詩人中,祖籍在山西太原的王之渙更是其中翹楚。關於他的事蹟,歷史記載並不多。除了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傳》和宋代計有功的《唐詩紀事》中略有記載外,新舊《唐書》都沒有列傳。要到1920~30年,唐人靳能為他寫的墓誌銘被發現,才對他有較多的了解。可惜他的詩作大都亡佚,流傳下來並不多,只有全唐詩收錄的六首,但卻是首首精彩。《登鸛雀樓》和《涼州詞》更是其中最著名的兩首傑作。《涼州詞》甚至被國學大師章太炎推崇為絕句之最。今錄於下作為參考: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現在讓我們快速看一下王之渙的生平:詩人生於唐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 年),卒於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 年)。山西并州(山西太原)人,後遷居至絳州(山西絳縣)。少年時很有俠氣,喜歡扶助弱小,交結豪俠子弟,縱酒論劍,不務正業。直到中年,一事無成,方才「覺今是而昨非」,從此立志向學,奮發向上。但由於天性豪邁,學而有成,卻又不肯安於科考博取功名,只到處拜訪名流雅士。開元間謀得冀州衡水縣主簿(河北衡水),屬於基層事務官,處理一般文書工作。相當於現在縣政府的科員。官階不高,自然樂得清閒。東坡居士曾自詡「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閒勝暫閒」,可作為王之渙的生活寫照。沒事就遊山玩水,吟誦詩歌。黃河邊,高崗上,都能見到他的蹤影。可能因為他有才氣,衡水縣令李滌還把女兒許配給他。幾年後,因他才高氣盛,加以被人誣告,便拂袖而去,從此優游青山,縱情山水。晚年任文安郡文安縣(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鎮)的縣尉,掌管一縣的軍事、治安。因秉公執法,懲惡除霸,扶危救困,贏得百姓敬仰,為他樹碑立傳。
作者疑案
這首家喻戶曉的名詩,自清代以來,大都認為是王之渙的作品。實際上,這首詩的作者是否為王之渙,還大有探討的空間,迄今並未成為定論。但在還沒有更多有力的反證出現之前,作者還是暫定為王之渙為宜。
最早將《登鸛雀樓》列在王之渙詩文集的是《文苑英華》。這本大部頭書是官府編的,由宋朝的學者李昉、扈蒙、徐鉉、宋白等人奉宋太宗御敕編纂。總計有一千卷之多,結集了從南朝梁末至唐代的大量詩文。因為是奉聖旨編的書,其權威性也不容忽視。但實際上,據學者的研究,錯誤之處也不在少。後世將此詩歸在王之渙名下,應是根據這個選本。但北宋的博物學者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則提道:「河中府鸛雀樓唐人留詩者甚多,唯李益、王文奐、暢諸三篇能狀其景」。後人認為文中的王文奐,當是筆誤,應該是指王之渙。
還有,北宋彭乘的《墨客揮麈》和北宋阮閱的《詩話總龜》也均將《登鸛雀樓》的作者記為王文奐,與《夢溪筆談》所載相同。
北宋哲宗朝宰相司馬光在其所著《溫公續詩話》中則說:「唐之中葉,文章特盛,其姓名湮沒不傳於世者甚眾。如河中府鸛雀樓有王文美、暢諸(一云暢當)詩,暢詩曰:迥臨飛鳥上,高謝世人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王詩曰:白日依山盡,黃河徹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二人者,皆當時賢士所不數,如後人擅詩名者,豈能及之哉!」司馬光說《登鸛雀樓》是當時沒有名氣的一位文人王文美寫的。如果王文美是王之渙的刊刻之誤,難道司馬光這位大學者不認識盛唐名詩人王之渙嗎?倒是王文奐和王文美有可能是同一人。因為刊刻時用的原稿本,若為手寫,草字奐與美極為類似,很可能被手民誤刻。但也不能排除王文奐、王文美的確是校稿不週,乃王之渙的誤刻,因為文與之的草寫也很類似。

然而,有一本最早的唐詩選本《國秀集》,由唐朝的太學生芮挺章編輯於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收錄開元初至天寶三年,凡三十餘年間二百餘首時人傑作,對於這首詩卻有不同記錄。這本集子在王之渙名下只選收了《涼州詞》二,《宴詞》一。但是在處士朱斌名下,收錄了這首《登鸛雀樓》詩全文,只是題目為《登樓》而已。芮挺章身為太學生,選的是同時人的詩,而且王之渙又是盛唐名詩人,應該不至於移花接木,張冠李戴。再則,根據近年出土的王之渙墓誌銘,他去世在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 年),距離這本詩選成書不過兩年而已。芮挺章若選詩有誤,難道王之渙的朋友都無人抗議,提出糾正嗎?如此說來,這首《登鸛雀樓》極有可能作者為朱斌。
明代王士禎(1634~1711)寫的著名筆記《池北偶談》,有一則提到:「張景春《吳中人物志》云:『武后(武則天)嘗吟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云云。問是誰作?李嶠(644-713)對曰:”御史朱佐日詩也。” 賜彩百匹。子承慶嘗為昭陵輓詩,入高等。由是父子齊名。』...」此處提到了武則天時期的御使朱佐日,他寫了這首《登鸛雀樓》,而且還經武后朗誦,並賞賜彩布百匹以為嘉獎。這個吳中人物朱佐日是否和朱斌為同一人?佐日可能為朱斌的字。因為李嶠是在和武后的對話中提到御史,按古人的習慣,不會直呼姓名,只會稱字號。李嶠是唐代大臣,歷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官至中書令(宰相),也是詩人,應該不會妄言。宋朝范成大的筆記也引述了唐代詩人張著的《翰林盛事》記錄了朱斌《登樓》詩的故事。
清康熙御敕編纂的九百卷巨著《全唐詩》內中第二百零三卷,錄有朱斌《登樓》詩,並注云「一作王之渙詩」。第二百五十三卷收有王之渙《登鸛雀樓》詩,亦注云「一作朱斌詩」。這是存疑並錄的審慎作法。《全唐詩》的編者,顯然比較同意《登鸛雀樓》一詩的作者應是王之渙或朱斌。
清末以後,一些唐詩選本如高步瀛的《唐宋詩舉要》、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則乾脆將此詩作者統一定為王之渙。

《國秀集》這本書是在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才被蘇軾的好朋友劉景文從古書商購得。唐末宋初此書已未流通。北宋仁宗慶歷元年編的《崇文總目》也沒提到這本書。所以《文苑英華》在編纂時,可能沒能參考到這本書。否則,編者應該會註明《登鸛雀樓》一詩的作者有不同的說法。
《登鸛雀樓》的作者撲朔迷離,總結各種說法,似乎在唐代,認為是朱斌(或朱佐日)。入宋以後,逐漸成為王之渙(或王文美,王文奐)。為何會形成這樣的差異,我覺得《文苑英華》的成書,應該是關鍵點。如果《文苑英華》有誤,則《登鸛雀樓》的作者極有可能為朱斌。當然,這需要有更多的材料被發掘,有充分的證據來支持這個說法。
新鸛鵲樓
鸛雀樓今天仍屹立在古代蒲州的地面上,但此樓非彼樓。滄海桑田,人事代謝,王之渙登臨的鸛雀樓早已消失在歷史塵煙中,他所俯瞰的黃河,也已成為陸田,種植著蘆筍、棉花、小麥、玉米等農作物。近年,也有台商在此地投資蘆筍加工廠,外銷世界。
南宋末年,北方烽煙四起,蒙古成吉思汗派遣大將木華黎率領鐵騎入侵金朝領地,河中府便在雙方的攻防戰中一再被蹂躪。這座北周宇文護所建造的鸛雀樓可能就在烽火中遭到毀壞。清代畢沅的《續資治通鑑》據古史編纂,記載金宣宗元光二年,蒙古太祖十八年(西元1223年)正月:「蒙古石天應作浮橋以通陝西,金侯小叔自中條山率寨兵襲河中。.....小叔坎城登,焚樓櫓...」被火燒的樓櫓或許就是鸛雀樓吧!戰事繼續,蒲津渡的浮橋,不久也被這位河東本地人金朝將領侯小叔燒掉。「.....少頃,金兵四合,天應飲血力戰至日午,死之。小叔遂燒絕浮橋,撫定其眾。」
「風煙並起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這是李益登樓的感觸,卻也可以用來形容鸛雀樓後來的命運。元初,著名文學家王惲在公元1272年來到蒲州鸛雀樓,寫了一篇《登鸛雀樓記》,文中寫道:「十月戌寅,按事此州,獲登故基,徙倚盤桓,逸情雲上,雖傑觀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偉,雲煙之勝,不殊於往古矣」,那時鸛雀樓雖尚可步登,卻已是殘破景象。遊客面對殘樓,也只能欷噓而已。
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  黃河發大水,衝垮河堤,侵入蒲州城內。城外的鸛雀樓殘餘基址完全被洪水衝沒。明清以來,黃河水屢次泛濫,河道忽東忽西。清乾隆年間編修的《蒲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在城西河州渚上。」足見其遺址在當時已被指認於黃河中的沙洲之上。清代為緬懷鸛雀樓,將蒲州故城的西城城樓(西樓)掛上一塊匾額,上書「鸛雀樓」,聊作寄託,滿足人們登樓懷古的願望。
1942年蒲州古城遭遇大水侵襲,古城被洪水圍在中間。又過了十多年,蒲州古城又再度受到劫難。這就要提到興建水壩的故事。1957年大陸中央為了落實毛澤東主席「治好黃河」的最高指示,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期待實現「聖人出,黃河清」的崇高預言,企圖築壩攔截上游河泥,降低下游水患,不顧陝西地方百姓的陳情及清華大學水利專家黃萬里教授的警告和反對,堅決實施三門峽水利工程方案。周遭大片農田土地包括一些古蹟眾多的潼關、蒲州等重要歷史名城因劃入淹沒區而執行居民遷徙方案。水壩完成不久,潼關高程(水利名詞,指黃河水在流經潼關時,斷面洪水每秒流量逹1000立方米時的相應水位)居高不下,15億噸泥沙全部鋪在從潼關到三門峽的河道裡,潼關的河道抬高,渭河成為懸河。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出現鹽鹼化甚至沼澤化,糧食因此年年減產。1967 年黃河倒灌。1968年渭河在華縣一帶決口,良田淹沒。主管機關於是修正原訂計畫,三門峽水壩原訂的高蓄水位360公尺從未達到過。所以原來預計要淹水的地區沒淹水,但因人口外移,過去的關中沃野成為荒地廢城,無水淹過的災區。這項錯誤決策,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改革開放以後,這些地方人口回流,才又再度回春,但令人遺憾的是:有些文化古蹟永遠失去,召喚不回。
隨著近年來大陸的經濟起飛,1991年在百餘名學者聯名倡議重造鸛雀樓的建議下,大陸政府開始著手進行籌建規劃。2001,新的鸛雀樓在歷時10年後,終於圓滿落成。建成後的鸛雀樓是一座四檐三層高台式的層樓建築,明三層而暗九層,樓體總高73.9公尺,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仿唐建築,氣派雄偉,輝煌無比。新樓的位址,為了產生古樓臨靠黃河的感覺,所以往西邊的黃河岸靠近,距離蒲津渡遺址古樓推測位址大約距離2.5公里。

新鸛鵲樓 (感謝CUTV提供圖片)
蒲州大概只剩下屹立展場的「黃河大鐵牛」是唐代的遺存實物,默默瞪視古今流變。可嘆新樓非古樓,新址非舊址,新舊黃河的河道也不在同一處,滄海桑田,人物皆非;如果作者王之渙也被推翻,則的確只有《登鸛雀樓》這首詩才是不折不扣的陳年舊釀,歷經一千三百年不變。
▲全文完


【附錄一】

《唐才子傳·卷三》
元代 辛文房
王之渙,薊門人。少有俠氣,所從遊皆五陵少年,擊劍悲歌,從禽縱酒。中折節工文,十年名譽日振。恥困場屋,遂交謁名公。為詩情致雅暢,得齊、梁之風。每有作,樂工輒取以被聲律。與王昌齡、高適、暢當忘形爾汝。嘗共詣旗亭,有梨園名部繼至,昌齡等曰:“我輩擅詩名,未定甲乙。可觀諸伶謳詩,以多者為優。”一伶唱昌齡二絕句,一唱適一絕句。之渙曰:“樂人所唱皆下俚之詞。”須臾,一佳妓唱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復唱二絕,皆之渙詞。三子大笑。之渙曰:“田舍奴,吾豈妄哉!”諸伶竟不諭其故,拜曰:“肉眼不識神仙。”三子從之酣醉終日。其狂放如此云。有詩傳於今。


【附錄二】

《集異記》
唐代 薛用弱  
開元中,之渙與王昌齡,高適齊名。共詣旗亭,貰酒小飲。有梨園伶官十數人會讌,三人因避席隈映,擁爐以觀焉。俄而妙妓四輩,奏樂,皆當時名部。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入歌詞之多者為勝。』初謳昌齡詩,次謳適詩,又次復謳昌齡詩。之渙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次至雙鬟發聲,果謳『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云云,因大諧笑。諸伶詣問,語其事,乃競拜,乞就筵席。三人從之,飲醉竟日。



【附錄三】
王之渙 傳世作品

送別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涼州詞二首(之一)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二首(之二)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宴詞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大昕 tahsin123tw tahsin تحسين